《傲慢与偏见》,爱情与智慧的经典之作。
日期:2024-11-20 | 来源: | 热度:

《傲慢与偏见》

540712a95bfbb0c380850b4e2d9d3f1

作者:[英国]简·奥斯丁

简·奥斯汀,英国小说家。她的小说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其作品有《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爱玛》《曼斯菲尔德庄园》等,其中《傲慢与偏见》被多次改编为电影。

写作背景:

社会变革方面;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工业革命兴起,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工业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新兴的工商业阶级崛起,传统贵族地主阶级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受到冲击。

婚姻观念方面;当时英国女性社会地位相对较低,无法继承财产,受教育程度也有限,婚姻几乎是她们保障生活和社会地位的唯一途径. 而不同阶层对于婚姻的选择和期望也有所不同,中产阶级和贵族阶级在婚姻中的利益考量和情感因素相互交织。

e6e152bb1f4c0d25a6b236533cddb47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主要内容:

《傲慢与偏见》刻画了不同观念下的婚姻状况,并借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选择确立了最为完美的婚姻观,即以爱情为基础,并有金钱保障的婚姻。

女主人公伊丽莎白是班纳特家的第二个女儿,为人活泼伶俐,极有主见。她与富有资产、年轻英俊的达西初见时,因其傲慢行径而十分不满,并由此产生偏见。一系列往来过后,达西发现了自己的心意,并主动求婚示爱,伊丽莎白却因误会和达西的高傲态度而严辞拒绝。随着故事的发展,伊丽莎白逐渐解除了误会和偏见,达西也放下了傲慢的态度,并出资帮助了伊丽莎白私奔的妹妹莉迪亚,挽救了班纳特一家的名誉。故事的最后,达西再次向伊丽莎白求婚,二人订婚,获得幸福。


原文摘录:

我对于一个人一旦没有了好感,就永远没有好感。

爱情至关重要,金钱同样必不可少。

并不是我们所有的人都会拥有浪漫。

将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时是件坏事。如果一个女人掩饰了对自己所爱的男子的感情,她也许就失去了得到他的机会。

要是爱你爱的少些,话就可以说的多些了。

当一个人决意做某件事的时候,这点距离算不了什么。

推荐理由:

婚姻的悲剧在那时的英国是很普遍的,其根本原因是妇女地位的低下,而这本书就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反映,是当时英国社会婚姻状况的写照。

在本书中,虽然有着傲慢与偏见,但是因为爱,冲破了现实的枷锁,冲破了现实的牢笼,它让我们看到了美好与希望。我也对婚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不考虑金钱与地位的婚姻是错误的,只考虑金钱与地位的婚姻也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权衡其中利弊,追求女性的平等权利和人格独立。我们应该追寻我们自己想要的爱情与婚姻。



推荐人:陈芝艺

一   审:王海碧

二   审:王   浪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