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校长刘春斌以“自信自立,做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为题,为全体专兼职教师、辅导员,新入职行政人员带来一场立意高远、内容扎实的专题培训。此次培训不仅聚焦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使命担当,更深度剖析了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为教师们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了大家的担当精神,对我校乃至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破冰定位:明晰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与重大价值刘春斌在培训开篇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承担着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历史使命,重强调了国家战略对职业教育的精准定位——“大国工匠之基”。这一定位,深刻揭示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关键作用,让全体教师清晰地认识到,职业教育并非边缘教育,而是与国家发展紧密相连、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重要教育类型,为教师们树立了投身职业教育的坚定信念。
自信之源:筑牢职业教育发展的坚实根基为了让教师们真正建立起对职业教育的自信,他从“四个关键”深入分析了职业教育自信的来源。一是政策赋能。国家出台大量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二是产业刚需。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技能人才需求,为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三是管理优势。民办教育拥有的灵活机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模式,这是民办职业院校的独特优势;四是文化根基。学校自身的校园文化,更是凝聚教师力量、推动学校发展的精神纽带。这四个方面形成的双轮驱动之势,让教师们深刻理解了职业教育自信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有坚实基础的,从而增强了大家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自立之技:锻造教师胜任职业教育的核心能力围绕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明确的“教什么、怎么教、为谁教、如何教得好”等关键问题,刘春斌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职教教师能力模型。这一模型为教师们指明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方向。教师只有具备了核心执教能力,才能在职业教育的课堂上得心应手,才能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一环节的培训,让教师们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对于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坚之力:激发教师担当职业教育使命的精神刘春斌在培训中号召全体教师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成长为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他强调:“志存高远才能永不懈怠,踏平坎坷才能成长成才!”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每一位教师的心灵,激励着大家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面对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实施者,只有自身成为中坚力量,才能推动职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
本次专题培训,如同一场及时雨,为我校教师廓清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注入了强劲的信心和动力,不仅提升了参培教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更激发了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立足产业需求,不断精进执教能力,努力成为职业教育的中坚力量,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