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加强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9月26日,特邀铜仁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团成员、铜仁市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部副主任刘洪春到校开展专题宣讲。学校全体中层干部,各支部书记、副书记、支委,全体教师、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各班班长、学习委员等200余人参加。讲座由党委宣传(统战)部副部长宋先华主持。
宣讲中,刘洪春立足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从四个核心维度层层递进展开阐释:一是厘清基本概念,结合中华民族形成发展历程,精准界定“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与外延,让师生对这一概念的历史逻辑、现实逻辑有清晰认知;二是阐释重大意义,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文化传承、国家治理等维度,剖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新时代发展的战略价值,点明其作为民族工作“纲”与“魂”的核心地位;三是追溯理论渊源,梳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演进脉络,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大一统”“和而不同”等思想,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根基与文化底蕴;四是明确实践路径,系统讲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任务与根本保证,既强调思想引领的重要性,也指明具体工作中的着力点,为师生理解“怎么干”提供清晰指引。
此次宣讲不仅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校园氛围,更实现了认知深化与情感凝聚的双重成效:在认知层面,全体师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核心要旨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进一步深化了对“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生命线”的重大意义的认知;在情感层面,通过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历史渊源的解读,师生们的民族认同感、文化归属感与中华民族大家庭意识显著增强;在思想层面,宣讲为全体师生夯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根基,为后续校园开展民族工作、凝聚团结力量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向指引,对推动各族师生同心携手、共促学校发展与国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